全国两会闭幕后,地处滇藏交界的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丙中洛边境派出所紧扣“乡村振兴”“法治建设”“民生服务”等两会关键词,将政策精髓融入边疆治理实践,创新打造“景警随行”“普法茶水铺”“网格化民生服务圈”三大特色品牌,推动两会精神在边境一线落地生根,为边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网格化民生服务圈”:打通惠农政策“最后一公里”
聚焦两会“乡村建设行动”要求,该所联合村委会、卫生院、学校等力量,构建“网格化民生服务圈”,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偏远村寨。民警化身“政策快递员”,针对村民需求推出“送法上门”“健康巡诊”“双语普法”等一站式服务,累计惠及群众200余人次。在双拉村茶腊小组,民警谢航通过网格走访,将两会报告中“加强农村医疗资源下沉”的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协调卫生院定期进村义诊,让村民足不出户享受健康服务。网格化服务既破解了民生难题,更让两会“民生温度”直达边疆百姓心间。
“普法茶水铺”:法治春风暖民心
该所组建“双语普法小分队”,依托“普法茶水铺”,将两会精神宣讲与法治服务深度融合。民辅警们运用“汉+怒”双语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把晦涩难懂的政策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他们重点阐释“乡村振兴”“边境安全”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政策,让法治的种子在边疆大地生根发芽。小分队成员们走村串寨,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方式,把两会精神和法律知识送到每一个角落。一杯热茶、一场宣讲、一次答疑,不仅让法律知识“活”了起来,更架起了警民连心桥,推动“人人知法、事事依法”的法治乡村图景渐成现实。
“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巡边路上的“政策播种人
围绕两会“筑牢边境安全屏障”“促进边疆繁荣稳定”的部署,该所“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以“巡逻+服务”双线融合为抓手,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守边固边、惠农富民的生动实践。服务队民警在巡逻途中化身“移动宣讲员”,用傈僳语、怒语等民族语言向边民解读“兴边富民”“边境旅游开发”等政策。
在丙中洛村孜当组,社区民警何桔与傈僳族群众围站在一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双语”两会学习会正热烈展开。何桔手持《政府工作报告要点解读》报纸,结合村民关切的“特色产业扶持”“农村医保政策”等话题,用民族语言逐条解析政策红利。“国家要帮我们修路、搞旅游!”。这场两会精神宣讲,仅是“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扎根边疆、播撒政策“星火”的缩影。
从网格化服务的精细治理,到普法茶摊的法治浸润,再到巡边路上的惠民实践,丙中洛边境派出所让两会精神在边疆落地有声。民警们用脚步丈量责任,以行动诠释担当,将政策“春风”化作滋润边疆的“细雨”,绘就了一幅安全、和谐、繁荣的边境新画卷。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