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鸭绿江畔,吉林省临江市六道沟镇高山蓝莓园内,晶莹剔透的蓝莓如绿叶间镶嵌的宝石,散发着诱人香气。果农们穿梭其间,手指翻飞采摘果实,一派繁忙景象。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白山边境管理支队六道沟边境派出所民警的身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见证着小小的蓝莓如何变身村民的“致富果”。
警民共建,产业振兴有了“主心骨”
在兴边富民战略引领下,六道沟边境派出所创新推出“警村联建”模式,以高质量党建赋能特色产业。派出所立足区位优势和治安形势,在蓝莓种植园设立“警民联络站”,打通服务果农的“最后一公里”。
民警们主动对接农业部门,帮助果农争取技术支持;利用新媒体拓宽销路,在视频平台发布“壹玖果宝采摘园”优惠团购广告。今年已走访果农46家,征集解决各类问题28个,畅通销售渠道8条。
“一人手持盾牌正面对峙,两人手握长棍侧面防御”,这不是军事训练,而是民警组织果农开展的应急演练。针对种植园地处偏远、自防能力薄弱的情况,民警日复一日走访指导,帮助建立治安防控体系。
田间巡逻,流动警灯照亮“平安路”
七月的高山蓝莓园进入了采摘旺季,人流、车流激增带来治安压力。
“王警官,这么早就来巡逻了!”天刚蒙蒙亮,正在采摘蓝莓的李大姐熟络地与巡逻民警王海波打招呼。派出所采取步巡和车巡相结合方式,将警力延伸到田间地头,大幅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常态化组织“十户联防”“五户联防”机制,派出所定期召开群防群治工作推进会,开展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大排查,做到“早提醒、早发现、早整改”。
警务模式创新不仅体现在空间延伸,更体现在时间覆盖。借鉴边境地区警务室经验,六道沟派出所将服务延伸到全天候,让群众时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边。闪烁的警灯成为深夜里果农心中的“平安灯”。
警民携手,排忧解难搭起“连心桥”
“去年老人住院,地里医院两头跑,幸亏民警帮忙采摘销售,解了大难!”果农张大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针对蓝莓采摘期短、劳动力需求集中的特点,派出所成立“帮扶队”,为缺少劳动力的果农“搭把手”。
线上,“警民微信沟通群”实现民警与果农“零距离”交流,生产销售难题及时得到解决。线下,加强“护边义警队”建设,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不漏一户、不漏一事。今年已开展法治宣讲16场次,化解矛盾纠纷7起,排查处理安全隐患5处,涉及蓝莓的警情大幅下降。
在边境地区,警务工作从管理向服务转变已成趋势。从“边境一家亲”抵边警务室,到警民联系卡,再到“蓝莓警务”,警民互动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涵持续丰富。
在民警与果农的共同努力下,六道沟镇高山蓝莓产业蓬勃发展。如今,小小的蓝莓果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子”,而穿梭在田间地头的警察蓝,则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好丰警”。
不远处的包装车间,最后一批蓝莓正装上冷链车,将经民警联系的电商渠道发往全国各地。六道沟村党支部书记辛从顺望着这一幕感慨:“蓝莓熟了,日子甜了,守边人成了咱自家人。”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