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详情
仙桃:文明馨香溢满城 实践花开润心田
2025年10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仙桃市文明办

  灯光璀璨,人流如织。2025年1月20日晚,湖北省仙桃市沔(miǎn)阳公园内,创意花灯与彩灯长廊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的光影在夜色中铺展开来,宛如一幅灵动的民俗画卷。“今年的灯会比往年更漂亮,我特意带孩子来感受传统年味。”家住南城的市民杨玉带着女儿穿梭在灯海中,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这迎新灯会现场,是仙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的生动缩影,文明的温度,正藏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场景里。

  2025年 6月30日晚,仙桃市举办“红心永向党·筑梦新仙桃”2025年群众歌咏会活动。.jpg

  2025年 6月30日晚,仙桃市举办“红心永向党·筑梦新仙桃”2025年群众歌咏会活动

  

  近年来,仙桃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全方位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在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自在绽放。

  

  阵地建设:从“五有”到“五好”的提质升级

  

  “现在实践站成了我们最爱去的地方,能唱歌跳舞,还能学习剪纸书法,邻里们聚在一起搞活动,关系也更融洽了。”陈场镇姚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正跟着老师学习剪纸的村民刘女士高兴地说道。这个占地200多平方米的实践站,如今已成为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

  

  仙桃市在全省率先制定《仙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操作范例》,推动实践阵地从“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向“阵地功能好、制度保障好、队伍建设好、活动开展好、成效评价好”提质升级。

  2025年1月9日,仙桃市杜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仙桃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开展“巧画脸谱 趣传国粹 ”非遗迎春节京剧脸谱文化科普活动。.jpg

  2025年1月9日,仙桃市杜湖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仙桃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开展“巧画脸谱 趣传国粹 ”非遗迎春节京剧脸谱文化科普活动

  

  通过整合群艺馆、科技馆、李小双运动城等场所资源,该市建成了文化文艺、科学普及、体育运动、未成年人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同时,将乡村文化大舞台、健身场馆、小游园等群众常去的场所化零为整,形成文明实践服务阵地集群。

  

  截至目前,仙桃市已建成1个市级实践中心、22个实践所、707个实践站、178个实践广场、78个实践点,打造了多条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线路,编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文明实践网”。

  

  队伍激活:多元主体共筑文明风景

  

  “用顺口溜宣讲政策,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1月21日,在古堤村的政策宣讲现场,晨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他们创作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沙嘴街道博雅社区聚焦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干河街道满庭春社区开设特色培训课程,龙华山街道和合社区传承雕花剪纸文化……各地实践所(站)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有特色、有风格、有吸引力的文明实践品牌。

  2025年1月17日,仙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沔城回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单位举办“‘藕’遇仙桃 ‘鳝’行天下”村厨大赛暨年货消费季活动。.jpg

  2025年1月17日,仙桃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沔城回族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单位举办“‘藕’遇仙桃 ‘鳝’行天下”村厨大赛暨年货消费季活动

  

  “我们建立了‘线上+线下’供需对接机制,按月发布精品活动清单,实现服务精准化。”仙桃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市共组织理论宣讲、科普宣传、文化文艺等文明实践活动4000余场次,“文化‘仙’行 文润沔阳”项目获评湖北省优秀项目。

  

  文旅融合:文明实践活动点亮美好生活

  

  沔城回族镇莲花湖畔,游人如织。“我们在春节期间推出了‘万人藕汤’活动,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千年古城的文化魅力。”沔城镇党委书记陈锦介绍,该镇探索“文旅体”融合发展路径,通过举办和美乡村篮球赛、民俗表演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在沙湖镇“品味沙湖 鱼·蛋飘香”年货展销活动现场,市民李女士提着刚买的特产说:“这样的活动既方便了我们置办年货,又推广了本地特色产品,一举两得。”

  2025年5月30日,仙桃市西流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端午节“粽艺大挑战 巧手争霸赛”.jpg

  2025年5月30日,仙桃市西流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行端午节“粽艺大挑战 巧手争霸赛”

  

  春节期间,仙桃市推出一系列新春文旅“大餐”,沔阳民间音乐汇、非遗主题展、社会文艺团队展演等活动轮番上演,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仙桃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夏季,该市第十一届农民艺术节群众广场舞展演持续2个月,举办20场专场活动,吸引数百万人线下线上同步观看。

  

  一位来自长埫口镇代表队的参演人员激动地说:“头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表演,心情很激动。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普通百姓也能站上‘C位’,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

  

  据统计,2024年至今,仙桃市累计有50万人次参与“我们的节日”及节庆主题活动,434场文化惠民活动覆盖城乡,5000余场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村BA、青BA、厂BA等赛事应接不暇,农民艺术节、迎新春灯会、新春歌会等文化活动持续上新,越来越多的群众从“文明旁观者”变成“文明参与者”,在丰富的活动中收获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明培育:润物无声成风化人

  

  近年来,仙桃市创新开展“乡音传党音 宣讲入民心”系列活动,通过“文明随我行”小程序解决群众诉求11009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志愿服务是文明实践中最温暖的底色。2025年1月17日,仙桃市孝雅使者志愿服务站的“爱心团年饭”如约而至。上百位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和志愿者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聊着家常,现场暖意融融。“这项活动我们已经坚持了十年,从最初的几十人参与,到现在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希望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服务站负责人说。不仅如此,在仙桃马拉松、中国龙舟公开赛等重大活动中,数千名志愿者化身“文明使者”,提供引导、补给等服务。目前全市有2473支志愿者队伍,共31.2万名志愿者,构建起城区“15分钟志愿服务圈”和农村“30分钟志愿服务圈”。

  2025年5月26日,仙桃市学生参观沔水清风非遗述廉仙桃雕花剪纸廉政作品展。.jpg

  2025年5月26日,仙桃市学生参观沔水清风非遗述廉仙桃雕花剪纸廉政作品展

  

  移风易俗是农村文明实践的“关键一课”。仙桃市组建了700多支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900多场移风易俗主题教育。“我们已经举办‘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宣传活动1300多场次,不少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现在‘彩礼少了、亲情浓了’成了农村新风尚。”市文明办工作人员介绍。

  

  先进典型是文明风尚的“引路灯”。仙桃市常态化开展好公婆、好媳妇、好儿女等评选,连续举办七届“感动仙桃·十大道德模范”宣传学习活动。截至目前,仙桃市共涌现出“中国好人”9人、“湖北好人”9人、“湖北省道德模范”4人、“荆楚楷模”19人,评选出仙桃道德模范74人、仙桃好人202人、仙桃楷模382人,“好人之城”已成为仙桃亮丽的城市名片。

  

  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正在以政策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形式融入百姓生活,在仙桃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漫步今日仙桃,文明馨香沁人心脾,实践花开香满全城,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座城市徐徐展开。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