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社区,有一座通体为玻璃墙面的建筑——“甜城悦读”长江书屋。
距离书屋不足1公里之外的范长江纪念馆游人如织;书屋所处的度假区内,风格统一的民居院落有序排列,闲适安逸。坐落于此的长江书屋,可谓“静中取静”。
长江书屋位于范长江新闻文化旅游度假区内,是内江市推进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示范点位。这里环境美观、制度健全、作用发挥好,不仅深受群众喜爱,还入选了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
建得好——书屋内涵很丰富
安静闲适的大众阅读区、温馨舒适的亲子阅读区、宽敞明亮的研学活动区……走进书屋,温馨、舒适、恬静的阅读氛围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人忍不住想要开启一场徜徉书海的旅程。
6月10日上午,长江书屋一楼的儿童阅读区内,来自市中区的陈女士正陪着女儿阅读儿童绘本,读完一本,母女俩又一同挑选下一本。
陈女士说,当天上午一早,她先带着女儿在度假区参观玩耍,认识植物,天气热起来时,她们就来到书屋看书学习。长江书屋的位置很好,作为游客既能在这里休闲歇脚喝饮料,还能看书学习获得知识的能量,而且有亲子阅读区,是个带娃的好去处。
为什么城里人愿意驱车十几二十公里来长江书屋?长江书屋管理员江思雨给出答案——
因为面积够大、环境够好、功能够齐全。
长江书屋共3层,建筑面积约1000余平方米,陈列有党政读物、范长江作品以及农业种植、少儿读物等图书3500余种,共计7500余册。
一楼定位为大众阅读区,并提供饮品服务,主要陈列的是时政读物、社科和少儿类图书。二楼设计的是一个亲子阅读空间,这里有适合各个年龄段人群阅读的书籍,家长和孩子能在这里享受别样的亲子时光。这里还设置了多种阅读座位,读者可以坐在窗边木椅或小沙发上阅读,小朋友们可以坐在小板凳上阅读。
长江书屋里,有一个螺旋上升的楼梯,被命名为“长江之路”,意在将范长江的西北之行融入书屋设计,让来这里读书的人更加了解“新闻巨子”范长江。“长江之路”也是一个功能阅读区,除了用来上下楼,阶梯较宽处还可以坐下来阅读。
沿着“长江之路”往上走,行至三楼多功能活动区,这是一个专门开展各类活动的空间,主要是作为学生开展非遗手工实践的教室,也是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和各单位党团建活动的阵地。
长江书屋店长罗玥介绍,周一到周五,这里会根据不同季节、节日等,常态化开展剪纸、书法等形式多样的劳动与研学实践活动。周末还会开展读书分享会等类型的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通知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朋友前来参与。
管理优——书屋活动形式多
“长江书屋是一个集读书分享、文化交流、社区居民议事、党建活动及学生研学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体验场所。”江思雨说。
据了解,除提供免费阅读外,书屋还提供图书购买、茶水饮品、文创展销、研学活动等有偿个性化需求服务,增强造血功能,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书屋持续发展。
在管理上,长江书屋管理制度健全,配备专人管理,整合各方力量,实现了“专人日日管、活动周周有、书籍月月新”。
完善的管理体制让书屋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长江书屋制定了《长江书屋员工管理规范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开展图书管理的接收、登记、上架、阅读和场地防火防潮防丢失等工作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员素质。
内江市优秀民间手艺人李有生曾受邀到长江书屋开展剪纸教学活动,对这座建在旅游度假区的书屋,他觉得书屋周围风景美丽、环境整洁,书屋内的设计格局也很好。
丰富的阅读资源,方便了村民就近阅读,丰富了周边小朋友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自我修养。
长江书屋聚合多项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崇尚阅读热爱阅读蔚然成风。
“农家书屋+主题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党内集中教育常态化;“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一步提升了书屋的吸引力感染力;“农家书屋+研学”,进一步拓展书屋服务功能。
据统计,长江书屋先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元宵主题阅读活动”“文轩姐姐讲故事”“文轩周末读书会”“我是朗读者”等文化活动100余场,开展以学习范长江精神为主题的劳动实践、红色新闻、廉洁教育、周末亲子游、特色研学游等活动30余场次。
功能全——书屋服务范围广
为什么建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记者的疑问,也在采访中一一得到解答。
“按照‘群众在哪里、需求在哪里,文化服务就应跟进到哪里’的原则,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社区利用范长江新闻文化旅游度假区的闲置资产,引进新华文轩建设管理运营,建成集免费阅读、图书购买、研学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农家书屋。”内江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与版权管理科负责人说。
长江书屋建在赵家坝社区,不仅能服务当地2900余名群众,更能服务众多前来旅游度假的游客,为文化旅游增添文化气息。
与此同时,书屋还特别设置了主题教育专区、农民喜爱的图书专区等区域,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实现了农民群众就近就便选书,游客在游览之余到书屋享受读书的乐趣。
赵家坝社区居民张永芝子女在外地工作,逢年过节子女们回家时,孙子孙女们就喜欢到长江书屋看书。张永芝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但闲暇之余,她也会和村民们到书屋坐坐。“我们有时候散步累了就进来喝口水、歇个凉,我觉得这个书屋整得很好,其他村的都羡慕我们。”张永芝笑着说。
8岁的邓佳颖是一名小学2年级学生,因为家住赵家坝社区,每个周末她都会到长江书屋阅读。她最喜欢这里的儿童绘本,图案精美、内容有趣。邓佳颖说,她的课外读物很少,长江书屋就像她家门口的一座图书馆,想看的课外书应有尽有,选择多样。
长江书屋管理员江思雨介绍,长江书屋通过与附近学校、社区、单位等共建共享,特别是加强与工会、妇联、团委、团委等群团组织联系,建成了“四点半课堂”“童伴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等,广大志愿者自觉参与阅读推广、开展阅读服务,书屋逐渐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的“自习室”、培育文明乡风的“粮仓”、振兴乡村文化的“加油站”。
据统计,自2023年2月建成开放以来,长江书屋已经累计接待读者、游客2万人次,销售图书2万余元,逐渐成为内江文化微地标、游客网红打卡地。